摔东西、破坏他人玩具…孩子有问题行为,用ABA的这招搞定
- 育儿
- 2022-06-13
- 107
作为干预师或家长的你是否还在为无法解决儿童的问题行为而苦恼?
是不是在干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好不容易孩子不击打头部了,却改咬手”的情况?
会不会有问题行为永远在干预,却永远以新的形式出现?
针对以上干预过程中的种种困扰,今天老师要教大家解决问题行为的“不二法则”!
01 什么是替代行为?
那什么是替代行为(Replacement Behavior)呢?
其实很好理解,在这个词中,我们可以将“替代”理解为“问题行为的替代”,而行为的功能则是与原来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在遏制问题行为发生的同时,也教给孩子以其他更为合理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实现功能。
如果说,问题行为的结果干预是生病后的一剂针药,那么教授合理的替代行为就是教给孩子长久的解决方案。
02 如何使用替代行为?
既然替代行为有这么多的优点,我们该如何使用它?
提到替代行为的使用,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儿童问题行为的功能,例如:
如果孩子不停地哭闹或者推搡同伴是为了得到他人关注的话,我们就需要在此基础上教授他们如何正确的与人交流;
如果孩子因为不想写作业而逃跑出教室,我们就需要逐步训练个案对写作业的忍耐程度;或者教授他/她合理表达的方式;
如果因为其他人拿走了儿童喜欢的玩具,而导致大哭大闹,我们则需要训练该儿童忍受玩具被拿走的能力,或是教授社交技巧——如怎样合理的要求他人把玩具还给自己等等。
03 真实案例分析:如何使用
老师今天会通过两个真实的案例来让大家理解“替代行为”的使用方法:
案例1:看到牛奶就摔东西的萌萌
案例背景:
萌萌是一个3岁的小姑娘,被诊断为孤独症后被送到机构进行干预。由于萌萌没有任何的语言能力,也不会通过指认来告诉他人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老师们和她交流起来非常困难。而在进入中心两个月后,萌萌开始出现摔杯子的行为,并且,这个行为只出现在午餐时间老师想要递给她牛奶的时候。
对行为功能的分析:
起初,老师们都以为萌萌是不想喝牛奶,但是在拿走杯子后,萌萌并未停止哭闹。经过与家长的交谈和观察,发现原来萌萌午餐的时候喜欢喝橙汁,但由于不会表达,加上每次老师们都递给她牛奶,所以在持续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衍生了这样的问题行为。
训练合适的替代行为:
知道症结所在后,老师们就开始了教授萌萌“提要求”的方法,由于萌萌的口语较弱,最终选择了图片交换系统。有了这样一个功能性交流工具,萌萌“摔杯子”的行为也就迎刃而解了。
案例2:爱破坏同伴玩具的林林
案例背景:
林林是一个5岁的男孩儿,目前在一所幼儿园上中班,他具有较好的语言能力,并且在学科能力上和班里的其他孩子没有明显差别。然而,林林却非常喜欢在其他孩子搭乐高积木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恶作剧般的破坏,之后便会招来同伴们的追逐。老师们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林林看上去“很懂事”,但却依然会出现这样的破坏性行为。
对行为功能的分析:
在经过系统的观察和数据记录后发现,原来林林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博取同伴的关注,而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光靠教训与罚站等方式是无法从根本上杜绝问题的发生的。
训练合适的替代行为:
在经过与林林深入地交流后,发现其实林林是很想和同伴们一起玩耍的,他觉得做一些事情引发小伙伴的追逐十分有趣。但是由于社交能力的不足和对他人情绪感知上的问题,他不知道别人所想才会在想和同伴玩耍时采取这样的方式,并且,由于无法理解他人愤怒和不开心的情绪,这才开始在别人玩耍的时候“故意捣乱”。在弄清了林林问题行为发生的真正原因,老师和家长就可以教授林林合理的社交行为,并朝正确的方向努力。
希望通过上述两个简单的例子,大家能够加深对替代行为的理解。在实践中帮助更多的孩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