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事 > 正文

张一鸣以前的微博(看完张一鸣9年2285条微博之后)

“逃逸平庸的重力。”这是“今日头条”founder张一鸣的新浪微博简介,从他的微博TimeLine上来看,张一鸣是微博的第一批内测用户。微博09年8月14日开始内测,他在8月15日发出了第一条微博,内容是一个有着程序员气质的单词“test"。

当然当时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条微博下面仅有的3条评论来自于7年后3个头条号作者吐槽。而他在后来所有毁誉,也都来自于这款产品“今日头条”。

这个以算法驱动闻名的公司,目前的估值接近300亿美元,在图文、短视频、问答几乎所有内容领域全面开花,让同领域的行业对手毫无还手之力。但同样在17年年末所遭遇的最强整改,同时让这家公司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而作为“头条”掌舵人的张一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又有什么样的契机创立“今日头条”?这一切都让人很好奇。

恰好他的微博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从2009年到2018年的9年间,张一鸣总共发布了2285条微博内容,其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对创业的认知,而发布时间也大多都在2013年以前。

当浏览完这2285条微博后,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理性而有张力的张一鸣,他既是一个来北京6年搬家6次的北漂,也是一个追求“清楚不含糊,简单可依赖”的程序员、更是一个对效率极端固执,不喜欢平庸的创业者。

我从他的2285条微博中摘取了我认为重要的34条,这34条微博结尾备注了每一条的发布时间,在这里我找到了他之后很多想法的雏形,比如2010年他觉得公共空间的信息效率和吞吐量有限,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输入输出的创新让信息可流动,于是他后来成立了“今日头条”。又比如他像程序一样讨厌所有降低沟通效率的词语,像“差不多”“大概可以”之类,所以他塑造了“今日头条”数据驱动的文化。几乎他后来所有身上的标签都能在微博的只言片语中找到投影,正如他所言很多复杂问题是更高维度简单问题的投影,他的微博就是他真实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