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棍理论(冰棍效应理论及现实意义!)
- 城事
- 2022-12-22
- 186
所谓冰棍效应理论,又称贬值效应理论,是指不良资产的实际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贬值;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不良资产会像冰棍一样逐渐融化,持有时间越长,损失越大。冰棒效应理论是不良资产处置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对不良资产处置和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不良资产持有人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根据冰棒效应的内涵,它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刻影响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和管理理念:
首先,冰棍效应理论直接影响到不良资产处置管理的基本价值观。
在实践中,一些债权人会从初始资本借贷的价值观念出发。我的资本本身是有成本的。之前合同约定的利息是多少?在相关债权债务的沟通调解过程中,我很矜持,无视现实。最后因为没有关注不良资产的冰棍效应规则,我血本无归。
看到债权持有人有上述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完美的处置价值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上的,即债务人持续经营,有足够的还款能力。这个基本前提不存在,债券持有人要尽快从维权的角度果断决策,这是任何专业律师都无法替代的,但对于不良资产的实际处置效益是决定性的。尤其是在相关不良资产发生的前期,如果能达成一揽子解决方案,尽量不要采用阶段性解决方案,防止事后变卦,大睡一场。
第二,冰棍效应理论决定了不良资产处置的基本战略方向应尽早决定并适时调整。
经常从事不良资产管理的专业人士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在和时间赛跑。随着不良资产价值的逐渐降低,要求尽快决定不良资产的处置策略。是应该尽快采取民事诉讼保全资产,还是应该尽快让债务人举报诈骗,还是应该与债务人充分沟通,尽快达成和解协议,得到现实的赔付?债务人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在更加客观全面了解债务人情况和专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做出果断科学的判断。一旦方向出了问题,浪费了资源和时间,不良资产的价值就悄悄贬值了,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第三,冰棍效应理论决定了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应尽可能与债务人及其相关内部人员保持实时有效的信息沟通。
除非债务人彻底失联,否则我们建议尽可能与债务人保持实时有效的沟通。如今在打击老赖的司法环境下,大多数情况下,债务人本身有解决问题的基本意愿。此时作为债权人,禁止从感性角度考虑决定,视债务人为敌人,意图单纯通过法律程序榨干债务人。一个基本原因是,债务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信息不对称。现实中,债务人即使有业务收入,也可能通过各种方式隐藏或转出,相关担保资产也可能因租赁而负担。调查上述情况并消除相应的负担需要相当多的时间和资源。同时,债务人也可能有多个债权人。如果事先没有设立法律担保,债务人对先清偿还是先清偿哪一项债权有实际选择权。
上述现实要求债权人从全局角度实事求是地审视债务人的实际情况,从战略上与债务人进行有效沟通,同时与债务人内部或其他相关人员有效保持多范围的有效沟通,找出债务人的真正痛点,如债务人在现实中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贿受贿等刑事法律风险, 并通过专业人士的多方调查取证,获取其犯罪的证据线索,从而在谈判中拥有更多的筹码,可以更有效地督促其尽快还款。
第四,冰棍效应理论决定了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债务人财产线索的查询。
一般来说,债权债务纠纷的法律关系比较简单,在证据保存完好的前提下,胜诉难度不是特别大。而一般民事诉讼经过一审、二审程序,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得到生效裁定。在此期间债务人的资产和诉讼情况可能发生许多重要变化,这就要求债权人在诉讼前特别注意债务人有效财产线索的查询和执行。一旦他们在诉讼前或诉讼中掌握了银行账户、土地房产,甚至对外债权等重要线索,可以立即采取保全或提起代位诉讼等。,有效督促债务人积极与债权人沟通和解,尽快结清实际货款。
5.冰棍效应理论决定了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多解,避免单枪匹马。
在不良资产的处置中,诉讼和调解是两种常见的方式,但远非全部。如果债务人的债权人众多,现实中又没有实际还款能力,和解、重组、债转股的方式一般比破产清算更好,因为更大的蛋糕很可能实现更理想的分成。如果债务人拥有一定的不动产资产,如何尽快变现是非常现实的。所以也建议关注相关律所的律师是否有相应的外部资源或者债权人自身是否要关注相关外部资源的整合对接。找到合适的资产接收人很可能对债权的最终清算具有决定性意义。